全球头条:临期折扣店呈现连锁化品牌化趋势

便宜了一半的唇膏、1.9元一袋的薯条……在京城各大商圈,主打临期商品的折扣店火了起来。记者走访发现,这类折扣店以临期商品作为引流手段,以低价吸引年轻人光顾。一些连锁商超也开起了自营折扣店,消化超市卖不完的商品。临期特卖呈现出连锁化、品牌化的扩张态势,但要想实现良性发展,还要闯过货源稳定、食品安全有保障、客户体验感等多道关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低价”卖点吸引年轻人

在北京富力广场购物中心负一层,一家好特卖折扣店门口“全场折扣 快来寻宝”等标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。工作日的下午,同时在店的顾客有20人左右,明显比商场内其他零售店铺更热闹。

家住双井的李女士说,自从这家折扣店开业之后,她买东西会先想到这里。“这只唇膏便利店卖近30元,折扣店只卖14元,二者只差一层独立外包装。”在李女士看来,显然是折扣店的唇膏更适合。

记者注意到,这家折扣店在附近开过一家小门脸,近期店铺规模扩大了不说,还增加不少品类,并明确标注出有效期。其中,多数食品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到期,部分瓶装水在2024年到期,面膜的保质期相对更长,有效期为2023年到2025年不等。

线下折扣店的商品价格,比电商平台还便宜些。记者随机抽样对比后发现,一款6片装美白面膜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售价39元,在店内售价30.9元;一款薯条线上单价为2.28元,在折扣店只卖1.9元。店里处处提醒着消费者“省钱”的主题,甚至连购物小票也印上了“本单指导价合计×××元,智慧的您省了××元”字样。

另外一家嗨特购从去年才成立,但如今已经进入20多座城市开店。数据显示,其用户主要为18岁到35岁之间的女性,平均客单价是48元,对应8到9件产品。

超市试水消化自家库存

其实,市场上的临期商品一直存在,过去大多以尾货的形式出现。而新增的连锁折扣店不仅为临期商品提供了新销售渠道,也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需求。出于这种目的,一些连锁超市也开始试水开起折扣店。

2021年10月,盒马鲜生在上海开出首家生鲜奥莱店,产品均为盒马鲜生门店淘汰下来的临期食品或易损耗品,部分产品售价能降至原价的一半。今年,盒马生鲜奥莱开始扩张,已在国内开出40多家门店。盒马计划按照每5到6家盒马鲜生店配置一个奥莱店,消化临期商品。

近期,物美也在京开出旗下首个折扣店“美淘”。这家店位于物美大卖场双峪环岛店的出口通道处,主要售卖来自物美大卖场的粮油米面、日杂百货、冻品等。其中,临期商品约占三成,同时还有换季商品以及淘汰的货品。此外,苏宁小店也开始发展折扣店,首先向江浙沪市场扩张。

今年8月,联商网评选出的《2022年度中国折扣店连锁品牌最有发展潜力TOP20》榜单显示,排名前20的折扣店品牌门店总数已超过1700家。

“临期商品折扣店以价格和性价比优势形成了较强的聚客能力,未来有望发展为一种新型超市细分业态。”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说。

经营能力或迎来大考

公开信息显示,2020年2月成立的好特卖,目前已经获得5轮融资,并在上海、北京、南京等多个城市开设超500家门店,未来3年门店总数计划超过5000家。嗨特购已于今年6月完成了A轮融资。

尽管临期商品赛道火热,但随着入局者增多,折扣店也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。据经营多年临期食品生意的业内人士透露,临期食品主要有两大来源,一是进口食品订购周期长导致的货物积压,二是零售商的退货。但随着上游商家借助大数据实现越来越精准的进货,这些临期商品折扣店或许很快就会面临货源不足的问题。

食品安全也是这些店需要关注的问题。今年7月,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,好特卖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,被罚款7000元。记者近日也在嗨特购东方新天地店看到,零食货架上商品的临期时间并不相同,有的是9月生产,有的是11月就到期。

品牌管理专家伍岱麒分析,把临期、低价作为引流手段,是门店的一种营销方式。“不同于传统商超,临期商品店的货源和产品具有不稳定性,是否有品质保证、食用口感是否良好,会影响消费者的再次购买。”

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,2021年我国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达1.62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2%,具有抗周期特性的特卖经济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。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行业深入发展,折扣店也会逐渐优胜劣汰,最终能否出现行业巨头,还要看企业的经营能力。相关部门也应对临期折扣店加强监管,引导行业有序发展。

关键词: